手机端logo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文化

文化

二月河故居在洛阳磊园揭牌

admin2025-05-02 12:35:49文化10来源:精忠报国杂志社

  本网讯(国家级期刊.中国经贸杂志社副主编郝江华推荐)洛阳老城有许多明清时期保留下来的名园,磊园以其名人名园著称。

二月河故居在洛阳磊园揭牌

  磊园坐落在洛阳最繁华的老城十字街,这里曾是著名现代文学家二月河的童年、少年时期,在洛阳的家,也是作家世界观形成,文学启蒙之地。

  二月河曾在文章中写道:“住磊园,在广平街,与晚清翰林林东郊家相邻。”这里也是民国时期行都日报的旧址。

二月河故居在洛阳磊园揭牌

  五月一日上午十时,来自文学界、史学界的学者与各级领导、作家及二月河的亲属和众多读者粉丝们,怀着无比崇敬和激动的心情,齐聚于洛阳磊园,共同见证二月河故居揭牌这一具有重要意义的时刻。二月河先生虽已离去,但他的作品和精神,如同璀璨星辰,照亮着我们的文化天空。

二月河故居在洛阳磊园揭牌

  二月河先生与洛阳有着深厚而独特的缘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在洛阳度过。这段“洛阳问花”的经历,成为他生命中珍贵的记忆。他曾说“我这一生是三个‘阳’,生在昔阳,幼在洛阳,落在南阳”,洛阳在他心中的分量可见一斑。磊园,作为先生童年少年居住过的地方,承载着他的童年欢乐与梦想。这里有立于乾隆二十九年的石牌坊,坊额“思纶宠锡”见证着往昔的荣耀;有甘甜的王子井,据说为周代王子晋所开凿,用此井水泡茶,茶香四溢。当年,林东郊等洛阳名士常在此品茶论道,留下了许多佳话。

二月河故居在洛阳磊园揭牌

  二月河故居管理处主任王林介绍:二月河先生在磊园的生活经历,深深融入了他的文学创作。他的“落霞三部曲”《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很多宅园的描写都以磊园为原型。我们可以想象,先生在创作时,或许会回忆起磊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将那份独特的情感倾注于笔端,为我们描绘出一个个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这些作品不仅在国内广受欢迎,在海外也拥有众多读者,为传播中国历史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月河故居在洛阳磊园揭牌

  二月河先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小说家,还对洛阳牡丹情有独钟。他把洛阳牡丹写进了“落霞三部曲”,用自己的诗画吟咏、描绘洛阳牡丹,丰富了当代洛阳牡丹的文化内涵。他的牡丹画题诗,如“自生金谷本尊贵,纵是不语也妩媚。洛水汤汤千载去,东风年年一样吹”,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洛阳牡丹的喜爱和对洛阳的深情眷恋。

二月河故居在洛阳磊园揭牌

  此外,我们也不能忘记先生的恩师徐思义。虽然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徐老师遭遇了不幸,但他对先生的影响却是深远的。他给学生们讲莎士比亚、莫里哀,讲历史、讲故事,开阔了先生的视野,为先生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先生后来也在作品中表达了对徐老师的怀念之情。 岁月流转,磊园历经沧桑。从曾经的清朝名园,到民国的重构,直至后来变成厂房,它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但今天,我们让磊园重新焕发出新的光彩,将其作为二月河故居进行保护和展示,这不仅是对先生的纪念,更是对洛阳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二月河故居在洛阳磊园揭牌

  “石可磊而园难驻,花易凋而文永芳。”二月河先生的作品和精神将永远流传。随着二月河故居的揭牌,这里将成为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吸引更多的人走进磊园,了解二月河先生的生平和创作,感受洛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二月河故居在洛阳磊园揭牌

  同日,墨缘、乡情、禅心——王林、孙伟“王孙组合”画展也亮相二月河故居。中华文化促进会佛教文化艺术委员会养林禅画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孙伟悬针篆工作室同时宣布成立,并第一批正式入住磊园。

  (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网记者:陈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