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logo

科技

  • 于凯波:怀念恩师袁隆平

    于凯波:怀念恩师袁隆平

    怀念恩师袁隆平作者:于凯波(哈尔滨森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国国际新闻杂志社专家智库委员会主席、中国长城书画家协会毛泽东书法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沈德福推荐)恩师:2022年5月22日,是您逝世一周年的日子,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我向您做汇报,仿佛一如从前:或是在您长沙的家中,我坐在您的床上;或是您长沙的办公室里,我站在您身旁;或是在您三亚杂交水稻育种基地的内宿舍中,我坐在您沙发旁的小马扎上,更近地把材料放在您的双膝上,跟您一起看;听着您关切的询问和谆谆的教诲。今天...

  • 中科院报告遴选171个科学研究前沿

    中科院报告遴选171个科学研究前沿

    科技日报北京12月8日电 (记者陆成宽)8日,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科睿唯安联合发布《2021研究前沿》报告和《2021研究前沿热度指数》报告。《2021研究前沿》报告遴选展示了当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11个高度聚合的大学科领域中较为活跃或发展迅速的110个热点前沿和61个新兴前沿,较为客观地反映了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报告显示,在11大学科领域的110个热点前沿和61个新兴前沿中,美国研究前沿热度指数排名第一的前沿数为81个,占全部171个前沿的47.37%;中国排名第一的前沿数为6...

  • 省侨联海外侨领一行调研能创科技

    省侨联海外侨领一行调研能创科技

    (中国国际新闻杂志社张洁副社长推荐)12月22日下午,能创科技迎来湖南省侨联十几个国家的海外侨领,共同研讨光伏储能赋能海外市场,助力亚非拉国家使用新能源,赋能“点亮非洲”项目。公司董事毛冰花、总经理劳文携公司管理层进行了热情接待。市场负责人刘琼介绍公司小型光伏储能产品考察团此行旨在讨论国际工程和光伏储能市场的开发合作。公司先后向来访侨领介绍公司的发展历程、主营业务及企业荣誉等,同时展示了公司自主研发的光伏储能产品。技术团队介绍公司中型储能设备——“光储一体机”2020年是能创科技技术研发从0到1的一年,经过深入研究...

  • 96岁院士捐款500万元,激励青年“扎根野外”

    96岁院士捐款500万元,激励青年“扎根野外”

     11月25日,在杭州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矿床会议开幕式上,一项捐款活动让会场掌声雷动。为激励后辈推进成矿理论与找矿勘查实践的深度融合,促进找矿突破,96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裴荣富捐出毕生积蓄500万元,设立“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裴荣富勘探奖”专项基金。作为一名矿床地质学家和矿产勘查学家,裴荣富踏入地质行业已七十余载,足迹遍及海内外青山大川,无数次的野外工作锻造了这名地质学的“尖兵”。他为国家探明铁、磷、锰、铬铁矿等丰富矿藏,提出了一系列成矿模型与新概念,为地质勘查、合理探矿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指导。“这点钱不多,但...

  • 新技术让“汗水物流”变“智慧物流”

    新技术让“汗水物流”变“智慧物流”

     在位于中通无锡分拣中心的中科微至智能制造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微至)自动分拣设备上,一件件包裹在这里完成分拣。中通无锡分拣中心“自动分拣设备上装配有团队自主研发的图像型全向大视野高景深自动扫码系统,系统在读取条码后,可以获得包裹上的地址信息,进而实现自动分拣。”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研究员、中科微至董事长李功燕告诉《中国科学报》,“双十一”期间,中科微至在全国分拣和输送的包裹数量近20亿件,其中中通无锡分拣中心日均分拣量近200万件,效率比人工分拣提高2~3倍。近10年间,中国快递产业飞速发...

  • 复原绿水青山 换来金山银山

    复原绿水青山 换来金山银山

     本报编辑 过国忠 通讯员 谢 越山变绿了,水变清了,天变蓝了,产业新了,百姓生活更美满了。11月5日,科技日报编辑走进江苏省宜兴市,看到一项项“生态兴市”“产业强市”带来的新变化、新成果,更感受到了一座城市那独特的诗意和谐的宜居生活。宜兴市代市长陈寿彬说:“‘十三五’以来,宜兴以大力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切实破解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突出问题,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构筑了宜兴不可复制的生态禀赋,推动经济社会更高质量的发展。”从阵痛中觉醒宜兴位于太湖...

  • 从地底到太空——真空管道运输演进史

    从地底到太空——真空管道运输演进史

       文/乔小帮主   人类对提高出行速度的渴求从未休止,五花八门的交通工具也应运而生。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人类发明了热气球、火车、汽车,然后是飞机、超音速喷气式飞机,以及将宇航员送入太空的燃料动力火箭。2013年,在“钢铁侠”埃隆·马斯克的号召下,超级高铁的概念(一种在真空管道中运行的交通工具)广为人知,近几年迅速成为许多国家科研和社会讨论的热点。但其实,类似的设想早在两百年前就已经有人提出。今天,我们将对真空管道运输的演进历史进行梳理,一窥超级高铁的前世与今生。   1  ...

  • 这个宇宙“神秘电波”源头找到了!

    这个宇宙“神秘电波”源头找到了!

     FAST望远镜夜景与快速射电暴想象图 黄琳 杨清亮 王铂钧 姜金辰拍摄的 崔起生制图磁星释放的快速射电暴 李柯伽绘快速射电暴是宇宙中的一种无线电波瞬间爆发,持续时间通常只有几毫秒,却能释放出相当于太阳一天甚至一年内释放的能量。它们往往“神龙见首不见尾”,出现一次,便再无踪迹。作为近年来天文学界新晋“网红”,国际科学界对快速射电暴的起源提出了数十种“合理解释”,如强磁场中子星、高度活跃的星系内核、天体之间的相互碰撞,甚至不乏科学家提出它们是外星文明发出的讯号。但直接观测证据一直缺乏。11月5日,在发表于《...

  • 对世界排名靠前的大型制药企业的告知——有关药企的重大合作快讯

    对世界排名靠前的大型制药企业的告知——有关药企的重大合作快讯

    针对多种冠状病毒、人类和动物各种瘟疫、细菌病毒、传染病、预期使新冠病毒肺炎、肿瘤癌症、乙肝、艾滋病等见到了速度治愈的曙光!请大型制药企业速联系洽谈合作或买断技术一、解毒解毒是治病之本之一。1.常见的毒物有:甲醛、氨、二氧化氮、胺氮类等等,2.细菌的内毒素、细菌的外毒素、病毒的血凝等等,这些毒物会对人体致癌,对肾、肝等有破坏作用,本特殊配方可消除这些毒物及血液清洁,从而达到保护人体器官和人体内各个细胞不受伤害(比如还对部分糖尿病、肾病、脑梗等,各种肺病、皮肤病、宫颈糜烂、乳腺、前列腺、胰腺、肠胃鼻炎、痔疮、烧伤、创伤...

  • 新闻发言人“现身说法”:北斗保障我家乡群众生命安全

    新闻发言人“现身说法”:北斗保障我家乡群众生命安全

      “今年在我的家乡湖南石门县,北斗监控系统提前预警,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在国务院新闻办8月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现身说法”。  据了解,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南北镇雷家山于7月6日发生大型山体滑坡,滑动面总长度约600米,滑坡土方约3000万立方米,是该县近70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山体滑坡。得益于“北斗卫星高精度地灾监测预警系统”,山体滑坡发生前所有危险区居民被转移安置,没有人员伤亡。  冉承其介绍,依靠北斗卫星系统,地面建设了一张高精度增强...

  • 让科学家精神照亮创新之路

    让科学家精神照亮创新之路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科技创新被寄予厚望,而科学家精神,是引领创新的信念之光。  让我们勾勒一幅中国科学家的群像。无论是钱学森、邓稼先、屠呦呦、袁隆平,还是南仁东、黄大年、黄旭华……虽年代不同,领域不同,但他们都生动诠释了科学家精神的内涵——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他们怀着质朴的爱国主义情怀,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宽广的科学视角,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当前,中国发展步入关键时期,复杂的国内外局势给我们...

  • 是什么决定学科交叉的成败

    是什么决定学科交叉的成败

    编者按最终解开遗传物质DNA结构奥秘的人,除了沃森,其他都不是生物学家,而是物理学家和化学家。20世纪医学所取得的巨大飞跃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医学成像,但这个飞跃不是由生物学家或医学家、而是由物理学家来推动的。科学史故事告诉我们,学科交叉是颠覆性创新的重要途径。本文根据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在北京大学“学科交叉的魅力”名师系列讲座第一讲 “漫谈学科交叉”的发言整理而成,旨在探讨影响学科交叉研究成功的因素。■韩启德“科学”这个名词,常常让我们误以为科学就是分科之学,然而,分科远远不是科学真正的内涵。...

  • 自然指数榜表现抢眼 是久久为功、持之以恒的结果

    自然指数榜表现抢眼 是久久为功、持之以恒的结果

    近日,自然指数网站更新了2020自然指数年度榜单,展示了不同国家和科研机构在自然科学领域高质量科研产出的情况。最新自然指数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0所高校均进入全球高校前35位,表现非常亮眼。自然指数于2014年11月首次发布。目前每年的自然指数主要是对前一年各科研机构在《自然》系列、《科学》《细胞》等82种自然科学类期刊上发表的研究型论文数量进行计算和统计。在最新公布的自然指数排名TOP200名单中,我国众多高校进入榜单,其中既有传统的名校,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位居前列,也...

  • 新冠肺炎疫苗如遇产能瓶颈 这些植物可成为“代工厂”吗

    新冠肺炎疫苗如遇产能瓶颈 这些植物可成为“代工厂”吗

      研制植物疫苗,就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把病原微生物的抗原基因导入植物基因组中,使抗原蛋白能在植物的可食用部分稳定地长出来,从而培育出可吃的口服疫苗。  随着新冠肺炎疫苗研发进入人体临床阶段,人们开始思考另一个难题:一旦疫苗研发取得成功,其生产能力如何满足全世界几十亿人的使用需求?  疫苗生产有诸多路径,是多管齐下,还是一枝独秀?全世界都在焦急地观察、等待。近日,一种上世纪九十年代发明的疫苗制备方法,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那就是植物疫苗。自1983年世界首例经基因工程技术改造的植株诞生以来,植物转基因技术发展迅速,至...

  • “墨子号”首次实现量子安全时间传递

    “墨子号”首次实现量子安全时间传递

      科技日报合肥5月12日电 (编辑吴长锋)编辑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及其同事彭承志、徐飞虎等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量子安全时间传递的原理性实验验证,为未来构建安全的卫星导航系统奠定了基础。该成果于5月11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物理》上。  高精度时间传递是导航、定位等应用的核心技术。目前广泛采用的时间传递技术主要包括卫星导航定位、光纤网络等时间传递方案。近年来,时间传递的安全性得到了广泛关注。各种网络系统,如计算机网络、金融、电力能源网络等,都需要统一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