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logo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旅游

旅游

陈献春:深入开展“以场景引项目、以项目聚生态”的场景招商的思考

admin2025-08-27 10:22:47旅游11来源:精忠报国杂志社

  (中国国际新闻杂志社张洁副社长推荐)近年来,湖南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紧扣“4×4”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重点产业链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抓手,推进先进制造业高地“三大标志性工程”(千亿级企业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北斗规模应用引领区建设),今上半年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高于全国1.8个百分点,居全国第十、经济十强省第三。在此背景下,省商务厅发布《湖南省重点倍增产业链应用场景清单》(第一批,以下简称《清单》),面向全球释放51项场景合作机会(含31项核心能力清单、20项场景机会清单),标志着湖南招商从传统要素驱动转向场景创新驱动。本文就深入开展“以场景引项目、以项目聚生态”的场景招商,创新“政策保障+场景创新+全周期管理”模式,从核心内涵、模式转变、实施路径、支撑体系四方面提出实践建议,推动场景招商转化为产业发展动能。

  一、精准把握场景招商的核心内涵与理论支撑

  场景招商是以产业真实应用需求为核心载体,依托场景创新经济学三大规律(流动创造价值、连接重构价值、场景定义价值)整合技术、资本、人才资源,搭建有明确市场机会的产业场域,以“以场景引项目、以项目聚生态”为核心逻辑的新型招商模式,区别于传统“土地+政策”框架,可让企业直观感知投资价值,实现从“被动吸引”到“主动对接”的转变。

  (一)明晰场景创新经济学的理论内核

  场景创新经济学三大规律是“政策保障+场景创新+全周期管理”模式的核心理论支撑,从资源配置效率、协作关系优化、价值逻辑明确三个维度形成完整闭环,其中流动创造价值规律打破要素地域与行业壁垒,连接重构价值规律重塑产业主体合作网络,场景定义价值规律解决企业投资回报模糊痛点,三者共同为场景招商提供科学依据,确保招商决策始终贴合产业实际需求。这一理论内核不仅为场景招商提供方向指引,更能通过规律运用提升资源整合的精准度,避免招商工作盲目性。

  (二)落实场景招商全周期管理要求

  场景招商全周期管理是对场景“需求挖掘—方案设计—机会发布—项目对接—运营优化”全流程的系统化、动态化管控,核心是破解传统招商“重签约轻落地、重引进轻培育”的痛点,确保场景从规划蓝图平稳转化为实际产业载体。2024年湖南13条重点倍增产业链新引进2亿元以上项目1099个、投资6353.3亿元,印证“政策+场景”双轮驱动成效,而全周期管理正是该模式高效运转的关键保障,当前湖南依托数智招商平台实时更新《清单》信息、推动供需精准匹配,正是全周期管理在“机会发布—项目对接”环节的具体实践。通过全周期管理,可实时跟踪场景落地进度,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堵点问题,保障招商成果有效转化。

  (三)聚焦场景招商的两大创新方向

  当前深化场景招商需围绕“重点产业链精准补链”与“产业生态长效共建”两大方向发力,分别对应产业链短期断点补齐与长期协同发展需求,为“三大标志性工程”落地提供精准路径。重点产业链精准补链需依托三大规律,通过“机会清单+分层对接+数字赋能”优化要素流动效率与主体连接方式;产业生态长效共建需通过“场景合伙人制度”明确多元主体权责与收益分配,构建协同共生机制,两者需与全周期管理深度融合,形成“内涵清晰、路径明确、机制闭环”的招商体系,《清单》从“单一项目招引”转向“产业链生态构建”,正是生态共建方向的实践落地。两大创新方向相互支撑,既解决产业链当下发展难题,又为产业长期竞争力提升奠定基础。

  二、聚焦模式创新,推动招商工作实现三大转变

  湖南需通过招商模式系统性创新,推动驱动逻辑、目标导向、政府角色的深度转变,让场景招商更好适配“4×4”产业体系与“三高四新”建设需求,形成更具竞争力的招商新优势。

  (一)转变驱动逻辑,从传统要素依赖转向场景需求引领

  这一转变是从“短期政策让利”到“长期价值吸引”的本质升级,通过释放场景中的明确商业机会构建持续吸引力,而非依赖土地供给、税收减免等短期要素优惠。传统要素驱动易引发区域同质化竞争,且难以通过要素流动、连接重构激活资源价值;而场景需求能借助价值定义直击企业发展痛点,叠加法规政策保障,形成“场景创新+政策支持”双重吸引力,《清单》中工程机械领域对先进传感器、新能源领域对全液冷超充技术的需求,正是通过场景释放商业机会,成为“场景需求引领”的典型案例。转向场景需求引领,可让招商吸引力从“政策优惠”转向“价值共赢”,吸引更多优质企业长期扎根湖南。

  (二)转变招商目标,从单一项目引进转向产业生态培育

  这一转变是从“点状项目积累”到“集群生态构建”的目标升级,注重通过场景串联产业链上下游环节,形成相互支撑的协同格局,为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与千亿级企业培育提供生态基础,而非孤立引进单个企业。传统单一项目招商易导致“引进即孤立”,难以通过价值定义形成长效协同;湖南依托《湖南省先进制造业促进条例》搭建产业链协作平台,2024年重点产业链招商不仅实现项目数量与投资规模突破,更推动产业生态从“零散分布”向“协同集聚”升级,《清单》覆盖工程机械、新能源等多领域产业链,通过31项核心能力清单与20项场景机会清单联动,吸引企业、科研团队、投资机构等多元主体参与,正是“产业生态培育”目标的生动体现。以生态培育为目标,可实现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互补,提升产业整体抗风险能力与竞争力。

  (三)转变政府角色,从被动等待招商转向主动设计场景

  这一转变是从“被动承接企业”到“主动构建环境”的角色转型,要求政府结合区域产业基础,运用场景创新经济学规律设计“智能制造”“北斗应用”等特色场景、优化服务环境,承担场景“设计师”与企业“服务员”双重职责,而非单纯“坐等企业上门”。近年来湖南先后出台《湖南省先进制造业促进条例》《湖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从反平台资本垄断、规范中介服务等方面保障客商投资无忧;且湖南、长沙在2024年“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中均列全国前十,此次《清单》从场景筛选、需求梳理到数智招商平台搭建的全流程,均体现政府主动角色,有效解决传统被动招商要素流动低效问题。政府主动设计场景,可提前布局产业发展方向,让招商工作更具前瞻性与针对性。

  三、细化实施路径,构建“精准补链+生态共建”双轨体系

  围绕重点产业链发展需求,通过“精准补链”解决短期断点堵点问题,借助“生态共建”保障长期协同发展,同时以全周期管理衔接双轨路径,确保场景招商落地见效,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具体抓手。

  (一)以“需求—对接—赋能”为轴,打造重点产业链精准补链路径

  该路径围绕重点产业链断点、堵点构建“需求挖掘—供需对接—数字赋能”闭环流程,通过精准匹配需求与资源,直接服务重点产业倍增计划,助力“三大标志性工程”破局,避免资源错配。通过“产业链调研+企业访谈+专家论证”梳理场景需求,形成重点产业应用场景机会清单,《清单》51项场景及分类清单的形成即为此环节核心成果;针对链主企业与中小微企业实施分层对接策略,为链主企业提供要素倾斜、连接优先的定制化方案,为中小微企业推出“场景券”“创新包”降低参与门槛,适配《清单》不同产业链场景的差异化需求;搭建数字化招商平台,整合场景、企业、政策数据,依托三大规律实现要素智能匹配、连接可视化、价值动态监测,湖南数智招商平台推动《清单》信息实时更新与精准推送,正是“数字赋能”的实践。这一路径可快速补齐产业链短板,提升产业链整体运转效率。

  (二)以“架构—治理”为核,完善场景合伙人生态共建机制

  该机制通过明确多元主体权责与动态管理规则,确保各主体在场景生态中协同发力,为北斗规模应用引领区建设等工程提供多元协作保障,避免权责不清、运转低效。构建链主合伙人、配套合伙人、创客合伙人三级架构,明确链主合伙人(龙头企业)主导技术研发与场景落地、享要素优先分配权,配套合伙人按贡献参与收益分配,创客合伙人凭“场景创客包”参与创新,与《清单》涉及的企业、科研团队、投资机构等主体精准对应;围绕要素流动效率、协作紧密程度设定评估指标(要素匹配率、产业链协同度),建立“准入—监管—退出”治理体系,定期评估并公开结果,与政策支持、合伙人资格挂钩,淘汰低效场景与不合格主体,可结合《清单》场景落地成效开展评估。这一机制能激发多元主体参与积极性,形成“共建共享”的产业生态氛围。

  (三)以全周期管理为纲,衔接双轨路径与核心模式

  全周期管理通过全流程管控将精准补链路径与生态共建机制深度融入“政策保障+场景创新+全周期管理”核心模式,确保各环节无缝衔接,为“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落地提供流程支撑,最大化释放模式效能。需求挖掘阶段,同步明确机会清单与合伙人准入标准,衔接政策要求,为《清单》落地定方向;方案设计阶段,确定对接规则、权责与收益分配,融入三大规律,如针对《清单》生物医药板块创新药物研发场景明确产学研协同规则;机会发布阶段,面向全球推送《清单》、招募合伙人,依托政策畅通要素流动;项目对接阶段,推进供需匹配,靠全周期管理保障效率,数智招商平台推动《清单》供需精准匹配即体现该环节成效;运营优化阶段,根据《清单》场景落地反馈调整方案与合伙人,保障核心模式持续优化。全周期管理可实现双轨路径与核心模式的深度融合,确保场景招商各环节有序推进。

  四、健全支撑体系,保障核心模式落地

  从政策、要素、绩效三方面构建支撑体系,为“政策保障+场景创新+全周期管理”模式提供坚实保障,确保场景招商有效服务湖南产业高质量发展,避免模式运转出现资源短缺、方向偏差等问题。

  (一)建立政策协同机制

  该机制通过整合跨部门政策资源、统一执行标准,避免政策碎片化、执行低效,为核心模式提供统一、高效的制度支撑,强化法规政策落地效能。构建“1+N”政策体系,“1”为《湖南省重点倍增产业链场景招商实施意见》明确模式整体方向,“N”为清单管理、合伙人认定等专项政策明确要素支持、协作激励措施,可针对《清单》管理出台专项政策,明确清单更新、需求调整规则;建立跨部门联席会议,每月协调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如《清单》落地中技术、资本对接的跨部门协作问题,推行“一窗受理、并联审批”,简化企业政策申请流程。这一机制能打破部门壁垒,形成政策合力,为场景招商提供制度保障。

  (二)完善要素保障机制

  该机制围绕技术、人才、资本、数据四大关键要素搭建专项保障平台,精准供给要素,破解场景招商的资源制约,为新质生产力培育提供要素支撑,确保要素向优质场景集聚。技术要素方面,搭建成果转化平台,推动技术与《清单》中先进传感器、智能控制算法等场景需求匹配;人才要素方面,定向引进场景所需专业人才,提供住房、教育等保障,服务《清单》场景技术研发与项目落地团队;资本要素方面,开发“场景贷”、设立产业基金,为参与智慧医疗服务、碳基材料循环利用等场景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数据要素方面,搭建数据共享平台打破壁垒,推动《清单》及企业数据合理应用,数智招商平台正是数据要素保障的核心载体。这一机制能为场景招商提供充足资源,解决企业发展的要素后顾之忧。

  (三)构建绩效管理机制

  该机制通过科学评估与结果应用,确保核心模式高效运转,避免资源浪费与方向偏差,推动模式与“4×4”产业体系建设深度适配。建立“短期成效+长期价值”双维度评估体系,短期指标(场景落地率、投资额、签约数)反映招商即时效果,可将《清单》51项场景的落地率、相关签约投资额纳入;长期指标(要素流动效率、协同度、带动效应)反映生态成效,可评估《清单》对工程机械、新能源等产业链的带动作用,重点考核对“三大标志性工程”“4×4”体系的支撑;评估结果与部门考核、政策支持挂钩,奖励落地成效好的场景项目(如《清单》中智能化施工场景),调整推进缓慢的场景方案。这一机制能及时优化招商策略,确保场景招商始终贴合产业发展目标。

  综上所述,湖南以发布《湖南省重点倍增产业链应用场景清单》为契机,大力开展“以场景引项目、以项目聚生态”的场景招商,通过“政策保障+场景创新+全周期管理”,以场景创新经济学三大规律为理论根基,深化理论支撑、细化路径、健全体系,必将全面释放场景招商效能,为湖南重点倍增产业链场景招商提供鲜活样本。建议湖南各地结合自身产业基础,明确核心内涵、创新招商模式、细化实施路径、健全支撑体系,避免盲目照搬。未来还需探索跨区域场景协同、数字化管理等新方法,解决场景同质化问题,让场景招商成为推动招商引资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引擎”。

陈献春:深入开展“以场景引项目、以项目聚生态”的场景招商的思考

  (本文作者陈献春系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亚洲青年领袖论坛首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