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期刊·中国经贸杂志社副主编郝江华一行调研林州3A级白云山景区



本网讯(作者:子雨)近日,为弘扬“精忠报国”精神与“红旗渠”精神,国家级期刊·中国经贸杂志社副主编郝江华,光明日报出版社原副社长、中国国际新闻杂志社名誉总编辑、中国民族艺术研究院院长、光明日报书画院院长王林,中国书法家协会高级教师、河南省直书法协会常务理事、河南中国书画家协会副主席、中华悬针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际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河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孙伟教授,国家画院曾来德创作班班长、当代书画艺术家、中国国际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际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尚甘雨,安阳工学院原院系书记、中国国际新闻杂志社副社长李进舜,河南圣源集团董事长、中国国际新闻杂志社爱国企业家智库委员会执行主席孙中伏一行,赴河南林州市国家3A级景区白云山开展调研工作,共同践行和弘扬“精忠报国”精神与“红旗渠”精神,开展书画系列活动,积极推进“2025年精忠报国杯、红旗渠杯书画赛事”的圆满举办。


著名企业家孙中伏满怀激情地向各位国家级媒体领导与书画艺术家介绍:白云山位于举世闻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迹——红旗渠畔的林州市东姚镇,该生态文化旅游区于2025年10月被授予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白云山海拔600余米,因山势险峻、树木葱茏、云雾缭绕而得名。湛蓝深幽的天空,棉花一般的云朵,构成一幅醉人的天然画卷;翘角飞檐、雕梁画栋,景色殊胜,意境千里。相传,白云山为商周时期赵公明之大妹云霄所居之地,其二妹琼霄、三妹碧霄分居林州乌云山与柏尖山,因云霄为长,两位妹妹常来探望,遂有“三仙殿”之来历。站立山巅,左可见鸡冠山,右望老虎头山,故有“鸡打鸣,虎看门”之说。另有七座山峰朝向主峰,势如七龙聚首。山上林木茂密,野草遍布,野生中草药随处可见,完整植被保持着自然原生态,点缀出山林的无限意趣。白云山亦有“小布达拉宫”之美誉。

国家级期刊·中国经贸杂志社副主编郝江华与光明日报出版社原副社长、光明日报书画院院长、中国民族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林在调研中了解到:林州白云山在抗战时期曾经历重要军事行动,成为八路军与国民党第四十军联合抗击日寇的战场。1940年后,国民革命军第四十军驻守林县(今林州市),军部设于原康镇。期间参与多场战役,包括小庄堂战役与白云山战役。白云山战役遗址位于林州市东姚镇西南。据载,当时日军以三个师的兵力围攻白云山抗日武装,上有飞机轰炸,下有大炮轰击,轮番进攻,战事英勇壮烈。现存烽火台痕迹、弹孔与战壕等遗迹。因山势险峻,海拔600余米,峭壁陡立,适于军事防御,白云山战役成为抗战期间八路军与国民党军队协同作战的典型战例。



国家级期刊·中国经贸杂志社副主编郝江华在调研其家乡东姚镇白云山景区时提出建议:白云山不仅拥有道法自然、风光旖旎的传说,更蕴含中华民族儒、释、道传统文化的和谐共生与优良传承,同时记载了八路军与国民党军队共同抗日的历史,以及东姚镇人民艰苦奋斗、创业创新的红旗渠精神。因此,应定期联合国家级媒体、高校及社团,在白云山开展中华传统文化研讨会、国际书画赛事、爱国主义教育及红旗渠精神研学系列活动,并推进“健康中国工程”相关活动,积极响应国家“精忠报国”“爱我中华,健康中国”号召。结合国家设定的每年“5月17日全民补硒日”,将有机硒科学技术引入东姚镇农业,生产有机硒小麦面粉、小米粉、粉条粉皮、蔬菜、水果、杂粮、花生油、菜籽油、芝麻香油、中草药、健康食品与保健品等绿色农副产品,将林州市东姚镇打造为国家级“健康中国工程有机硒全国示范镇”,让民众享有机硒健康产品,为全民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